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四减”举措赋能基层干部干事创业

  【核心提示】

  ●为基层减负就要聚焦基层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从源头上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让广大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提升基层工作质量和效率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减负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对于在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奋力实干的干部,坚持换位思考,既交任务也教方法,既发现问题也帮助解决问题

  □田蜜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干事创业的氛围如何,干部工作状态如何,关乎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这一重要指示为破除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基层减负就要聚焦基层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从源头上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让广大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提升基层工作质量和效率。

  为基层干部减负,提升工作效能

  为基层减负,目的是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谋实事、干实事上。提升基层干部工作效能,一是健全完善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部门协调的减负工作机制。要突出组织部、纪委、编办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特别是社会工作部的主体作用,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减负工作全方位推进。同时,要通过整合高校师生、行业协会、医疗团队、职业律师等资源和社会力量,将矛盾调解、扶老助困、政策宣传等服务项目下沉,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聚合力。二是完善基层干部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治理,要精简考核指标,差异化分配指标权重,不过度依赖“痕迹”、不搞“一刀切”、少签“责任状”,确保考核指标设定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要控制好考核的周期、频率、次数,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与交叉考核,推动从“量考”向“质考”转变,真正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三是严防基层减负反弹回潮。要有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打持久战的准备,防止疲劳厌战,对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露头就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绝不任其滋生蔓延,把基层减负成效巩固好拓展好。

  为基层干部减压,激发实干热情

  基层干部肩负着联系群众、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责,只有不断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才能使其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去,推动基层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基层减压务必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减压”与“赋能”并举。要厘清上下级部门职责边界,强化上级部门的担当,坚决禁止上级部门将本应承担的责任推给基层,建立上级部门与基层权责匹配的工作格局,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工作体系,确保基层“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以清晰的权责体系为基层减压。要持续向基层放权赋能,切实推动将执法权、审批权等下放到基层,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民生服务下沉,增强基层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例如,将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使基层能够更加高效地服务群众。要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大优秀人才资源向乡镇倾斜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素质优良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基层工作者队伍。要常态化、多频次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使他们面对基层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

  为基层干部减忧,强化奋斗精神

  在现实工作中,尽管一些地方口头上不再额外增加基层负担,但事实上却一味地将压力和责任“传导”到基层,热衷于与基层签订“责任状”,以便成为日后自己的“免责单”。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基层的负担,还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基层干部减忧,要优化考核问责机制,进一步明确容错、免责和减责的具体情形,为基层干部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提供合理的容错空间,减少干部因担忧问责而裹足不前的思想桎梏,持续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营造有利于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要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基层干部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要深刻认识到政绩不是简单的数字或表面功夫,而是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基层实践中,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基层事业发展为目标的工作导向,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要倡导全社会给予基层干部更多理解和支持,媒体和公众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深入关注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基层工作,减少对基层干部的苛责,避免简单化、片面化的批评,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正面宣传和积极评价,鼓励他们轻装上阵、安心干事,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服务群众的火热实践中。

  为基层干部减虑,助力干部成长

  基层工作环境常伴随各种压力和挑战,这些逐渐积累的压力常引发基层干部的内心焦虑,尤其是面对未来发展、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解决这一问题,要打破基层干部发展“天花板”,建立以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为导向的干部晋升渠道,确保基层工作时间长、贡献突出的干部有机会获得更高层次的交流和晋升机会,打破制约基层干部发展的上限,充分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内驱力,让基层工作更有“奔头”。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并举的方式,对在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基层工作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激励更多干部见贤思齐,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要强化人文关怀机制,高度重视、深切关怀、理解和尊重基层干部的处境,要建立和落实领导关怀制度,确保基层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应有的关心和支持;也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心理辅导和健康关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压力管理培训等措施,帮助基层干部有效应对工作焦虑,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弊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为基层减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也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有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减负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对于在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奋力实干的干部,坚持换位思考,既交任务也教方法,既发现问题也帮助解决问题,时刻关注他们的工作状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方能让基层减负减到实处,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义无反顾地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哲学教研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8版:理应如此
以“四减”举措赋能基层干部干事创业
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
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根基
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