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思政教育根基 培育时代新人

  □金燕飞  张先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就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着力构建内涵丰富的思政教育体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要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善于运用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伟大实践,讲明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讲清楚“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等科学论断和重大时代命题。要建构党的创新理论与社会实践融合联动的知识体系,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让学生在多样化、沉浸式的体验中,更加深入了解各族群众逐梦追梦的奋斗故事。要从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道德模范等先进事迹中发掘萃取教学资源,激励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思政教学的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首先,要提升讲道理的能力,在思想性、理论性、思辨性、针对性等方面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战斗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起来、“亮”起来,让学生“信”起来、“追”起来,让社会主义“潮”起来、“热”起来。其次,要提升实践教学的能力,运用“以讲道理来说事,以说事来讲道理”的方法,讲好时政热点和新时代中国故事,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和党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实现“叙事”和“说理”的统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学生切实感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体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把掌握的思想武器最终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最后,要提高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促进思政课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以教学载体之“新”有效促进思政课的日常化、互动化、及时化、网络化建设。

  守正创新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全面升级“大思政课”育人模式,一是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生态课堂。构建师生之间轻松、便捷、稳定的双主体交流渠道和互动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行动,推动教学相长的互动生态课堂落地见效。二是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生在认知能力、情绪表达、思维特点、价值追求上差异较大,要在教学内容中凸显循序递进性,在促进认知上呈现螺旋上升性,逐步形成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师资优秀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体系。三是要逐步优化思政课教学设计。积极开展任务驱动性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增强学生在田野里“消化”书本的能力,锻造学生学用结合的真本领,激励学生在“知”与“行”的相互促进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而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理应如此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生态环保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建设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形成互利共赢新格局
夯实思政教育根基 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