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叔叔,我终于又可以好好读书了。”14岁的小玲是包头一名初中生,父亲瘫痪在床,靠母亲打工维生。包头市助学慈善基金、爱心企业和人士向小玲一样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1200元/人/年的帮扶,切实解决燃眉之急。
据了解,依托包头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工作衔接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充分发挥慈善资源灵活性、个性化优势,更好满足困难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救助需求,解决政府救助盲区等问题。
依托包头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内蒙古救助通”等业务信息系统,包头市民政局将4558名低收入人员录入该信息平台,建立困难群众救助需求数据库,根据困难群众的个性化救助需求,对接成员单位的救助帮扶政策和资源,实现部门与慈善组织之间信息交换与共享,有针对性地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帮扶,促进公益慈善救助帮扶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结合“中华慈善日”“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动员慈善组织参与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协助,并运用“慈善+”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类救助,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慈善帮扶活动——包头市总工会开展“职工困难帮扶”项目,团委实施“希望工程”青少年帮扶项目,妇联持续实施困难妇女“两癌”救助项目,残联培育打造“大爱北疆”助残行动品牌,红十字会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持续实施“光明行”项目,慈善总会实施“阳光慈善”“慈善情暖万家”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