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拉特前旗

小土豆孕育新希望

  本报巴彦淖尔8月19日电  (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近日,踏入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的6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只见大条田整齐划一,马铃薯植株郁郁葱葱。“我们的马铃薯目前长势非常喜人,在本月将迎来丰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产量相当可观,预计每亩地能收获1万斤到1.2万斤左右。”基地负责人马勇满怀欣喜地说。

  今年,马勇流转了600亩土地专门用于马铃薯种植,他采用了滴灌、水肥一体化、大垄双行等现代农业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益,还通过精确控制水分和养分的供给,确保了马铃薯在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实现了节水节肥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我们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和收益。相比传统作物如玉米,每亩地能多增收2000多元,而且每亩还能节水100立方米以上。”马勇进一步解释道。

  今年,大佘太镇首次大规模种植马铃薯,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村民杜永利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并在空闲时间到基地打工,既收取了土地租金,又增加了工资性收入。“马铃薯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力,村民把土地流转给我后,还能在这里工作增加一份收入。明年我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村民稳定增收。”马勇信心满满地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广告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旗县融媒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公益广告
解锁旅游促“三交”的团结密码
农技服务到田间地头
盐碱地焕发新生机
暑托班里收获多
植保无人机穿梭田间
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农文旅协同闯新路
小土豆孕育新希望
在实践中上好劳动育人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