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具有突出优势,经济发展整体向好的趋势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累积增多,中国经济向好发展有基础有条件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所带来的重重压力,党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取得了丰硕成绩,为扎实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尽管2025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许多困难与压力,但是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基础好、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依然保持了向上向好发展的良好趋势。新的一年,我们应该坚定信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
过去一年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克服了来自国内国外的重重挑战,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4.8%,其中第一季度增长率为5.3%,第二季度为4.7%,第三季度为4.6%。这一速度是在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转型深入推进、经济发展面临国内外挑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宝贵成绩。站在全球视角看,这一增速在主要经济大国中居于前列,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高速发展,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不断创造佳绩,带动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例如,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00万辆,全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已成定局,比2023年的944.3万辆更进一步,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同时,其他新兴产业也快速发展,如2024年1月到11月,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过10%。此外,我国未来产业也发展迅猛。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3156亿块,同比增长26%;2024年前7个月新成立的云计算企业14393家,增幅达49.6%。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高速发展,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已经步入快速轨道,而随着未来产业逐步成熟,其发展潜力将快速释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更为显著。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高。2024年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的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正式建成并运行、可规模制造的光子芯片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等。其中,自带“开关”的半导体石墨烯研制成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首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两项科研成果入选《物理世界》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这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正持续提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在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人均收入的较快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打好了基础。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比同期实际增长4.9%。在各类社会保障方面,2024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明显扩大,多层次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人均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消费的增长。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631元,比2023年实际增长5.3%,高于人均收入增长率。
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向好趋势没有变
正如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例如,国内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循环的畅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仅影响了整体经济活力,还对就业、收入以至人民生活水平产生一定影响;来自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尚未完全消除,来自外部领域的不确定性也呈现扩大趋势,这些都对未来经济增长构成威胁与挑战。尽管如此,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具有突出优势,经济发展整体向好的趋势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累积增多,中国经济向好发展有基础有条件。
一是经济规模庞大,经济发展回旋余地大的优势持续扩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规模大,是典型的大国经济体,而持续的、较高的经济增速,使得这一优势不断扩大。大国经济体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回旋余地大、经济发展韧性强,相较于小国经济体系更不容易出现经济波动。例如,在一定时期部分产业发展乏力导致旧的经济增长点逐步衰落,而同时会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并拉动经济强劲发展;一些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而另外一些区域经济发展可能会比较快,这样此消彼起,整体经济依然呈现较好的形势。
二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突出。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在全球位居前二,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攀升,庞大人口基数与持续提高的人均收入,形成了一个总量巨大且还处于不断扩张进程的超大规模市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动力。虽然最近两年出现了国内需求不足的局面,但是我国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需求整体潜力依然巨大,需求不足的状况有望随着人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供给效率提升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而逐步缓解。
三是产业体系完备,国际竞争力强劲。我国产业体系极为完备,是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同时,我国产业体系并不是“小而全”“弱而全”,完备的产业体系是在巨大产业规模基础上实现的,大量产品产量居于世界前列。此外,我国巨大产业规模促进了分工的细化,推动了产业效率提升,大量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完备的产业体系能够有效保证我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人才红利逐步凸显。虽然我国人口总量从2022年开始转入下降轨道,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多年的“人口红利”呈逐步削减之势,但是随着我国人力资本数量的增加,人才红利已经逐步显现。据统计,我国普通、职业本专科的招生数量从2000年220.6万人提高至2023年的1042.2万人,研究生招生数量从12.8万人提高至130.2万人,分别增长了372.4%和917.2%。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的激增及其在人口总量中比例的迅速提高,表明我国步入人才红利时代。相比于一般的人力资源,人才具有教育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更符合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雄厚的人才基础,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具备的突出优势,将有力支撑未来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好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这一年的经济建设成绩将对未来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一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需求、畅通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循环,是新的一年需要着重完成的任务。首先,要以提高收入为支点,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以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为重点,扩大其消费意愿,提升其消费层级;通过提高包括退休金、养老金、医疗补助等措施,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减少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提升人们的消费意愿与能力。其次,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内容的“两新”政策为抓手,不断扩大消费场景,创造便利消费环境,促进居民消费。最后,以“两重”项目为核心,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创造高质量投资需求。
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以提升科技创新全链条效率为目标,通过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等手段,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破制约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堵点;同时,要拓展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如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此外,要健全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大力发展耐心资本,补齐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的资金短板。
三是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为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指明了方向。下一步,要积极落实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改革要求,使各项改革措施有计划、有次序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们不能关起国门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去发展经济,而是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加强国际信息、技术和资源交流,积极利用国外的各项资源,使其为我所用。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短期重点任务是采取广泛措施,保证外贸与外资稳定,防止其剧烈波动对经济稳定发展带来过度冲击;中长期的重点任务则是通过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质量、强化“投资中国”品牌等措施,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