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打破旧有的思维束缚,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的改革路径和发展模式,在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的基础上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历史主动精神、自我革命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精神特质。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需解决的矛盾更为复杂尖锐,改革所面对的复杂性、艰巨性、敏感性前所未有。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时代新篇,离不开伟大精神的引领,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些伟大精神的内涵,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坚定不移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深做实,确保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持续向前推进。
充分发掘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价值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掘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价值内涵。首先,改革开放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形成的重要精神品质,更是改革开放精神的核心与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才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实事求是则保证了新的想法和实践能够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弘扬改革开放精神,要求人们打破旧有的思维束缚,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改革开放精神是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秉持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敢于挺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勇于面对挑战,更好应对改革开放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改革开放精神是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推动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显著特点。改革开放鼓励各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碰撞,尊重并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理念;同时也倡导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容纳并吸收各方面的资源和要素,以实现更为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态度,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以历史主动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主动精神是以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为逻辑起点,以担当历史使命为着力点,以应对历史挑战为价值归宿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历史主动精神是重要精神引领。首先,要主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找准时代方位,立足自身发展定位,始终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深入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新的历史条件,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改革开放史,更好地把握改革的规律和趋势,增强对历史的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其次,要主动担当历史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这一强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奋斗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合力、创新动力和政治向心力,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克服改革路上各种发展难题,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和参与者。
最后,要主动应对历史挑战。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不同阶段的改革任务。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探索新的改革路径和发展模式,在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的基础上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只有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不断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的风险和挑战,才能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权,于时代变局中开新局。
好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决定》强调,“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一方面,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改革精神是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保持着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不断调整自身建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就要通过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组织、纪律、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和积累管党治党的丰富经验,使党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警惕精神懈怠、意志衰退产生的风险,防止以墨守成规、格式化、套路化的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应对新问题新形势,坚持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态度,以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自我革命精神积极主动克服自身不足,推动党的制度更加完善、党的组织更加健全、党的纪律更加严明,从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另一方面,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通过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涵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从健全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等方面,对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出部署,要求“进一步健全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既要求推进思想建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并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发展;也要求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