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罕见变常见

  ◎张慧玲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尾海雕现身阿鲁科尔沁旗;蒙古郁金香由消失到再现,连续3年扩展生存“地盘”;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哲罗鲑鱼在文得根水利枢纽得到呵护……内蒙古全方位、多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让重点野生动植物由罕见变得常见。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之一的内蒙古,保护措施呈现了向新向好的情势。

  近年来,内蒙古搭建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内蒙古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并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评估与预警技术体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我们不仅要在完善保护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上再加力,更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斩断非法利益链。要倡导全民提升保护意识,参与保护行动,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不遗余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理应如此
   第07版:通辽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影像力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民生
充满哲思的绿色答卷
内蒙古“一湖两海” 生态补水成效显著
让罕见变常见
我区一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科技帮扶”助力“系统治水”
还一河清波景秀
乌海“三监”联动推动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三绿”并举推动“四库”联动
文冠花开正芬芳
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春季鸟类种群数量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