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海深处见鹿群

  □本报记者  霍晓庆  实习记者  潘佳慧

  面积180.82万亩的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大面积造林到见缝插针式植绿,森林覆被率已达64%以上——

  大朵的新鲜脆嫩的松针绽放在落叶松枝头,白桦、黑桦的叶子绿油油地舒展开来,5月初的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清新怡人。再登望火楼,看着熟悉的景色,呼吸着熟悉的空气,退休护林员李国栋的心顿时安然起来。

  过去25年,无数个与山林为伴的日日夜夜,护林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也见证了群山日复一日地渐变。

  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从地图上看,保护区在赤峰市境内由东北向西南狭长分布,如一道绿色长城,构成了巴林左旗北部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它与周边的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形成绿色防线,阻挡了科尔沁沙地向西、向南侵袭的脚步,对保障京津地区生态安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几十年前,这里还是茫茫荒野。山上零星分布着七八十亩天然次生林,山下和沟谷一片荒芜。随着牲畜啃食,生态逐渐退化。春季一刮起大风,时常是黄沙漫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保护为数不多的天然林资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乌兰坝林场和石棚沟林场先后成立,此后便开启了漫漫绿色征途。

  据退休老职工回忆,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春季造林期,林场职工几乎全体出动上山植树。造林地距离护林站近,大家就吃住在护林站,如果离得远,就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树枝上铺一层麦秸,再铺上行李就是床,天不亮出发,天擦黑收工,午饭是玉米面窝窝头就咸菜。造林时人手一把铁锹或镐头,挖坑栽树全靠人工,手上磨出血泡,挑破后缠上布条接着干。

  为了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三埋、两踩、一提苗”“顶浆造林”“深耕集雨造林”等造林技术,遵循“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造林成活率平均保持在85%以上。

  忘我奋斗,换来山川巨变。几十年来,在“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国家公益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带动下,林场职工累计营造人工林36.1万亩,创造了高寒山区荒山变绿岭的奇迹。

  200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成立乌兰坝—石棚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后更名为内蒙古乌兰坝自然保护区,201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最初的满山整坡大面积造林,到后来林隙地见缝插针式造林,面积180.82万亩的保护区森林覆被率已达64.53%,成为1071种高等植物、321种脊椎动物的家园。

  “保护区位于西辽河上游,是巴林左旗的‘母亲河’乌力吉沐伦河等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对于保护我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盛钰平介绍说。

  绿色来之不易,守护好这份绿,亦是几代乌兰坝务林人无悔的选择。

  2000年,李国栋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一名防火瞭望员。“我背着行李走了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来到望火楼,一看屋子像个小黑洞,四处透风,连水都喝不上。第二天我扛起行李就往家走,可走了一里多地,想起来时领导的嘱托,又返回了望火楼。我寻思,再艰苦也要坚持下去。”那一年,李国栋36岁。

  这一干就是25年。春、秋季防火戒严期,李国栋一个人在山上一呆就是3个月。天气好的时候下山背水喝,大雪封山就化雪水饮用,有时物资无法送达,咸菜就馒头能吃一两个月。

  尽管今年4月已经退休,但李国栋放心不下新接班的两个年轻人,时时往山上跑,带着他们尽快熟悉地形。从退休回家到现在,他的行李一次都还没有打开过,只要望火楼有需要,他随时准备回去。

  现在,李国栋的侄子也已经成为一名护林员。不仅李国栋一家,有更多的林三代、林四代正投入到这份绿色事业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野生马鹿种群提供了优质的栖息环境,截至目前,保护区野生马鹿已达到800余头。早在1974年,保护区就成立石棚沟养鹿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鹿群改良、科学饲养、鹿副产品深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野外放牧型综合养鹿场,鹿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集体篇
   第06版:生态环保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出彩
   第09版:悦读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公益广告
林海深处见鹿群
我区启动打击野生 动植物非法贸易行动
请带走你的垃圾
内蒙古建成35个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
为节水造林提供借鉴经验
治沙必须了解沙
全区完成草原鼠害 防治面积396.52万亩
“杏”福乡村台格斗
筑起一道绵延的绿色长城
额尔古纳市野生药用 植物资源整治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