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遍草原白满川

呼和诺尔湖碧波荡漾 韩冷 摄
  □郭海燕

  颜色,于一个地方来说就是它的标签。

  草绿、苔绿、茶绿、墨绿……绿色为主,不失层次渐变;银白、亮白、钛白、雪白……一处留白,承纳万物共生。

  这便是呼和诺尔,一个绿白交织的静谧之地,一个水天一色的诗意桃源。

  “呼和”在蒙古语中意为“青色”,“诺尔”为“湖泊”之意,“呼和”与“诺尔”的结合,成就了大自然的造化神奇。绿是草原的绿,蓬勃茂盛,白亦是草原的白,汪洋浩瀚。于是,绿白相映,草湖一色,天地孕生,美不胜收。

  探访呼和诺尔,不必在意季节的变迁,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风情。可要真正读懂呼和诺尔,唯有与水亲密接触方能实现。无论你是选择在湖边悠闲踱步,任由风轻抚你的脸颊,还是乘船荡漾在湖上,与湖水拥抱亲吻,呼和诺尔的水总是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温婉的美。它静如一块晶莹的宝石,悄然映照出天空的深邃与云朵的纯净;它又像一块上等的羊绒,触感温暖而细腻。这种独特的体验,不禁让人陶醉于这片湖泊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风姿绰约,美艳照人。漫步在湖边,水面波光粼粼,犹如一块细腻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之上,浓浓淡淡,深深浅浅,恰似白居易《江南好》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一束阳光照在湖面,如一道道五线谱,荡漾着绿色的旋律,氤氲宛如在画中。那湖水是淡绿色的,绿得清澈无比,绿得润肺清心,彻底模糊了水与天的界限。仿佛被绿纱层层过滤一般,明亮纯洁,纤尘不染,清澈得几乎可以看见湖底的每一寸细节,让人心生敬畏又倍感宁静。湖岸的石头上布满了五彩斑斓的苔藓,宛如一颗颗精心雕琢的宝石,每一块都独一无二,纹路细致入微。湖面下的水草摇曳生姿,宛如舞动的绿色丝带,又似古画中飘逸的水袖,忽而扭动腰肢,忽而舒展开来,仿佛是大自然的舞者在湖水中尽情舒展,演绎着一段段生命的舞蹈。一旁的芦苇丛笔直地矗立着,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倾尽一生守护着这片纯净的湖泊。一阵微风拂过,几株芦苇便顺势倾斜身姿,轻轻摇曳之间,像是在与湖水窃窃低语,好不浓情蜜意。

  一方湖水养一方鲜。静谧深深的绿在脚下流淌、弥漫,其中闪烁着如钻石般璀璨的点点光斑,这些光芒又化作了无数的白鱼银虾。在清澈的呼和诺尔湖里,不时有鱼儿跃出湖面,又“啪”一声钻入水中。这些白鱼的温床便是绿色的呼和诺尔湖,只有湖水的绿,才能养育这些鱼虾的“白”,这鲜,这美。

  此刻,你已经分不清是湖水滋养了这些生命,还是这些生命为湖水增添了一分绿。但你会知道,你与这片湖泊,与这里的一切生命,已经融为一体,紧紧相拥。

  这使我想到了另一种景致:呼和诺尔草原上的羊群。那大片的羊群,洁白如雪,宛如天空中的云朵,鼓胀到肥美而晶莹。夏天的阳光正好,熬过寒冷冬季,又走过温暖春天的它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涌向碧草连天的原野,在蒙古包旁,在清澈的溪流边,在辽阔的绿地上,自由地奔跑,将它们肥美身体内满蓄的欢快与活力,尽数倾洒这片绿油油的土地上。

  欢乐的何止是羊群,何止是湖水,何止是大地,每次来到呼和诺尔,我也会像被施了魔法般不由自主地欢喜。走走停停,漫步在这片羊群点缀的草原上,任由微风吹拂我的发丝,拂过我的脸颊,尽情享受这独特的水天一色的草原风情。羊群虽然是白色,但这白却与草原的绿相互映衬,分外和谐。究竟是羊群为这片草原增添了色彩,还是草原的绿色调和了它们?我甚至怀疑,在美学的色彩学里,是不是绿和白本就是一对天造地设的组合,它们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完美搭配。

  白的不止有湖水,不止有羊群,更有牛奶。

  牛奶是牧人的另一种血脉,也是呼和诺尔人的经济源泉之一。走进呼和诺尔镇,其隶属的很多嘎查里都有奶制品作坊,浓缩的奶制品成为民族工艺和文化传承的名片。这其中的沃德乐传统奶制品作坊,便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优质的产品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从挤奶到熬制再到最后打模成型,女主人每天都在微信群里发照片,她一边去快递公司打包发货,一边忙碌制作奶制品,还不忘在微信里提醒买家,不能及时吃掉的奶制品要放进冰箱冷冻,纯天然的奶酪奶干,没加半点防腐剂,好东西可不能浪费。其中不乏很多南方的买家,她就自己贴钱用空运的快递,外加多放几个冰袋,为的就是让没来过大草原的人们提前感受一下草原的馨香。

  色如白玉,奶香芬芳入鼻,入口香甜嫩滑。这些奶干奶豆腐是牛奶的浓缩和精华,早已跨越千山万水,将草原的馨香和淳朴带到人们的心中。

  绿遍草原白满川。品读呼和诺尔的美,不仅要看颜色,还要细细感受那独特的气味:那是草原野花的芬芳四溢、冬日雪原的甘甜冷冽、夏日牧草的绿意清新,还有浓厚的游牧文化与现代旅游相融的气息。

  回首往昔,曾经因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而受损的呼和诺尔,一度弥漫着沙尘与荒芜的气息,目之所及是裸露的土地、稀疏的植被。然而,随着持续的生态恢复与保护项目的实施,呼和诺尔的绿色生态逐渐回归,展现出了今日这般万物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象。天地巨变如大梦一场,但眼前这幅生态画卷,却真真切切地滋养着每一个游人的身心。

  大千世界,总有一些东西是要坚守的,在呼和诺尔人心中便是如此。守护草原,坐拥安宁,凭湖临风,小舟唱晚,活得和绿草一样舒展,清风一样自由,湖水一样纯净。

  盈一眸青绿,捻一瓣心香。远处,绿色的草浪顺着风从山坡上跑下来,那起伏的气息,让人想到悠悠长调,仿佛将整个草原的气息都融入了歌者的声音中,甚至感觉到大地的气息,精细到血脉流淌的音频,超脱时间的羁绊。你可以听到那青草连同花朵一起翻滚的旋律,如琴弦轻拨,悠扬而深长;你可以听到那风的低语,在草尖上跳跃,带着野性的呼唤和自由的承诺;你可以听到大自然的脉动,每一次起伏都是生命的节奏,沉稳而有力。此刻,你会相信,这绿色有着清洁的作用,清除内心的一切藩篱,提示生命是绵绵不竭的,如同呼和诺尔大地的草浪,一浪接着一浪,生生不息。

  草,对于呼和诺尔,对于整个草原来说,不仅仅是生命的载体,更是灵魂的象征。它们是草原上的绿色使者,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它们无须华丽的衣裳,也无须刻意的装饰,只需以最纯粹的绿色,铺满大地,展现出生命最真实的一面。世间若是没有草的映衬,整个大地将失去生机,只剩下空洞与单调。

  草,如此柔情深涵,又是那样肆意豪放。每一块大地都被它们填满色彩甚至填满香气,没有空缺。草的香味,清新而淡雅,它随风飘散,钻进人们的衣服里,带来一丝丝清凉。当人们骑马驰骋在草原上时,马蹄下,草的汁液被轻轻挤压出来,它们无声无息地浸润着马蹄,为旅途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草,它们是草原真正的儿女,用柔弱的身躯,将沟壑填满,将荒芜变为绿原。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一年又一年,呼和诺尔,绿了又黄,黄了又白,白了又绿,但呼和诺尔人的日子却热气腾腾、五彩斑斓:白得似珍珠雪,那是牧民开“农家乐”的蒙古包;黄得如流光金,那是老额吉熬制奶豆腐的炼乳油;红得如胭脂霞,那是村民们缝制的民族祥云红嫁衣;绿得如翡翠玉,那是草原随风摇曳的如波绿草……这些颜色,曾让过去一度在温饱线上徘徊的呼和诺尔人未敢奢求,如今的他们早已踏着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将日子过得清风云淡,人亦芬芳。

  呼和诺尔之行即将结束,禁不住向远处瞭望,仿佛看到了水天一色间,晚霞映在呼和诺尔湖面,盈盈流动的湖水拥着霞光入怀,波光粼粼中似羞红了脸一般恬谧,宛如一条绣着火红金边的银丝带,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浮光跃金,如梦似幻,就如六月的草原,静候每一位憧憬美好的旅人,绿水青山、天地绝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理应如此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生态环保
绿遍草原白满川
江城子·界碑巍然
晚风吹过
大漠,月光流动
驼铃声声
草原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