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都叶梅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她看到外面又是一个清澈亮丽的早晨,从窗口可以望见延绵不绝的山脉和山上连天的兴安杜鹃花,更远处是缓缓流动的卧牛河与白云。
群山、杜鹃、白云,以及山下的河流、农田和绿树掩映的村庄,这些物象构成了靠山村独有的风光。
山上的雾刚刚散开,背阴处的残雪泛着白光。向阳坡上,四周是一丛丛一簇簇艳如云霞的兴安杜鹃。她对兴安杜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至于什么情感,她也说不清楚,只要一看到靠山村漫山遍野的杜鹃,心中所有的郁闷和不快都一扫而光。她搬离靠山村快30年了,每年春天,她都要回一趟靠山村,早晨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走进大自然。
当年,都叶梅的父亲将山坡上的几棵杜鹃移植到了自家院子里。村子里的人也在各自的家门口种植了杜鹃。晚春,各家各户的杜鹃花与村前村后山坡上的杜鹃花连成一片,宛若一幅山水画。
每年的11月,都叶梅和村子里的小伙伴都要到山上采折一些杜鹃枝回来,放到瓶子里。等到春节,枝上的杜鹃花就会含蕾绽放。
她的很多剪纸作品都是以杜鹃花为主题,细腻的线条勾勒出杜鹃花的婀娜多姿,层层叠叠的剪纸构成了丰富的质感和层次感。透过剪纸作品,我们能看到杜鹃花在寒冷中的坚强和高洁,感受到它的清雅和纯净之美。兴安杜鹃,严冬时储芳凝气,早春日含蕾流香,顶雪怒放。
这一天,兴安杜鹃在灿烂的阳光下肆意开放着。都叶梅感觉有点热,在一棵树下席地而坐。这里悠远、幽静,可听到百鸟忽远忽近的啁啾和山下卧牛河的流水声,可看到山坳里游动的牛羊。
她的太祖爷爷、太祖奶奶是辽宁庄河人,清朝末年,举家从老家迁到扎兰屯卧牛河畔,垦荒种地,同时把祖传的剪纸技艺带到这片土地上。
扎兰屯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块“碧玉”,它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东麓、松嫩平原西侧,有“北国江南” “塞外苏杭”之美名。扎兰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境内群山叠嶂,河流密布。著名作家老舍曾赞叹:“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扎兰天一方”。
二
都叶梅决定利用每年的农闲时间,走遍呼伦贝尔,用剪纸的形式记录呼伦贝尔的山山水水。
一个春日的清晨,都叶梅走进地处呼伦贝尔草原深处、被大兴安岭西麓群山环绕的鄂温克族人家。虽然春风习习,但山上背阴处的积雪和辉河的冰还没有完全消融。在晨雾中,在森林里,驯鹿正在自由地游荡。步入驯鹿林,就如同步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头小驯鹿跑到都叶梅面前,用头蹭着她的裤角,仿佛欢迎她的到来。
此行使都叶梅大开眼界,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画了下来,创作了《驯鹿人》《美丽的驯鹿》等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
她又深入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采风。在鄂伦春自治旗,让她难忘的东西很多,桦树皮制品就是其中之一。
鄂伦春族生活的大小兴安岭,桦树遍地丛生,棵棵白桦树,张张桦树皮,经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具和工艺品。
初夏时节,桦树水分大,鄂伦春族便开始剥取桦树皮。他们选取粗壮、挺直而又光滑的桦树,用刀子在树干的上端和下端各划开一个口子,然后再在上下口子间竖划一刀,用双手将长方形的桦皮顺树干慢慢撕下来。来年,这棵桦树又能生出新的树皮。
鄂伦春族制作的桦树皮用品有衣箱、水桶、篓子、盆子、帽盒、针线盒、碗、药盒等。除了生活用品外,鄂伦春族还用桦树皮造船,全船不用一根铁钉,而是用松木削成钉,用以加固各部位。这种船可乘坐三个人,用单桨划行。
鄂伦春族对桦树皮的精心改造和利用,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超人的智慧。都叶梅被深深触动,她取出剪刀,将现场目睹的一切剪了下来。
她的剪纸作品《达斡尔人与鹰》,十分细致,细致到连鹰的羽毛都可以数得清清楚楚。
她描绘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生活的剪纸作品可谓是“草原三部曲”,像是一场生动的纪实电影,传递的意象,丰富而淳厚。
三
流经呼伦贝尔草原的莫尔格勒河,有着“天下第一曲水”之称,它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由东北流向西南,汇入海拉尔河,属额尔古纳河水系。莫尔格勒河的河道十分狭窄,弯弯曲曲。从空中俯瞰,河水蜿蜒,就像一条蔚蓝色的绸带。在都叶梅的剪纸作品《多彩呼伦贝尔·极致草原》中,莫尔格勒河显得不那么抽象、夸张,而变得具体、亲切,甚至有了灵性,它被都叶梅赋予了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穿过碧草连天的大草原,奔向美好未来。
充满历史感的海拉尔火车站,体现了历史与现代在这个城市的交会。1903年建的站楼和2010年建的新站奇妙地融合在一起。都叶梅说,当她走进这座古老的车站时,好像在时光隧道里穿梭,由此开始构思《海拉尔火车站》。
都叶梅是与扎兰屯这座城市一起成长起来的,与之共同生长的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视觉经验与审美机制。扎兰屯吊桥公园是她剪纸作品里经常出现的物象之一。公园的“吊桥”最负盛名,它由两根巨大的铁索悬空而成,上面系有42根细铁索,下面由木板铺就,行人往来桥上,如轻舟泊于水面。
公园内古木参天,杨柳婆娑,亭台错落,绿草如茵,碧波荡漾,可谓处处皆景。而这里的风光四季不同,各具情态,情景迥异。初春,杂树生花,绿柳垂丝;盛夏,湖光流彩,水榭花香,蝶舞鸟鸣,景色如织;深秋,霜叶飘摇,丹枫簇簇,林木疏疏,一片斑斓;冬日,银装素裹,雪树琼枝,粉妆世界,玉雕穹宇。
都叶梅的四条屏剪纸扎兰屯吊桥公园系列之《春夏秋冬》,就是从时间的沟渠里挖掘出来的。她将历史与当下、真实和虚构浓缩在小幅微观的方寸之间。
柴河风景区位于扎兰屯市西南部,景区内有大兴安岭南段典型的森林生态景观和火山群、天池群。火山喷发造成的典型玄武岩河谷,多处山体被切割成悬崖峭壁,柴河、绰尔河及其支流沿山谷奔流,青山叠翠,草木葱茏,景区因河得名。
柴河风景区地质构造属第三纪侵蚀夷平面。基岩大部分是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部分为花岗岩。局部地区为第四纪玄武岩的大量喷出物所覆盖,形成面积不等的石塘。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火山地貌,使景区内山高谷深、岩石裸露,悬崖峭壁触目皆是,水流湍急奔腾不息。
一年夏天,都叶梅与几个朋友驾车来到柴河风景区,天已经黑了,夜幕将天空压得很低,娩出深沉而浓烈的幻想,一轮圆月像是罩在夜幕上的洁白面纱,光晕一片。慢慢的,光晕被徐徐而至的微风揭去,露出了皎洁的月亮,卧牛湖、百兽山、大峡谷顷刻间从黑暗中脱身而出,一下变得清晰。都叶梅如置身于幻境,感觉自己在月亮上穿行,周边的景物也成了月亮的一部分。她回家后不久便创作了《柴河风景区的月亮》。
都叶梅这种带有乌托邦式对于时间、空间的穿越,向人们展开了一种崭新的认知与观看方式,既让你逍遥、沉浸于转瞬即逝的当下时刻,也让你再一次凝神际会地点上的时间以及传统与当下交互再生的新景观。
一天,她骑自行车刚出了村,天便开始下雨,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落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色的野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不一会儿,细雨变成了蒙蒙小雨。她停下自行车,把它靠在路边一棵大树上,深深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站直,舒展双臂,活动了一下筋骨。这一动,如同挣脱了禁锢自己的某种东西,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而愉悦的感觉,完全忘我地融入大自然之中。她突然发现,眼前的一切那样熟悉,又那么陌生,甚至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或者是在梦中穿行。她停顿了10分钟,继续前行。这次她没有骑自行车,只是推着它,慢慢地向前走着,湿润的空气和细小的雨滴,轻缓地滑过她的皮肤。她眺望着朦朦胧胧的远山、苍翠的田野、隐没在雨雾中的村落。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迅速将眼前如画的美景勾勒出来。
都叶梅很多作品都是围绕牡丹展开的,她爱牡丹、画牡丹、剪牡丹,甚至还种过牡丹,可由于当地气候因素,未能试种成功。
都叶梅为了更好地表现牡丹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花卉,曾专程赴洛阳看牡丹,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
她至今不会忘记,徜徉在芬芳四溢的牡丹花海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宝库。牡丹花的花瓣丰满而厚实,每一片都像是精心雕刻的艺术品。她在欣赏这些花朵的时候,不忘细心观察它们独特的形态。
在都叶梅的手里,原本用于分割的剪子,却连接起了世间万物。
她带着你的想象力从纸面铺展开去,走出画面,进入寥远空阔、无边无际的空间,心灵在美轮美奂的快意中飞升、旋转。
剪影舞动间,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一个放牛娃,太祖奶奶讲述的神话故事,呼伦贝尔的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扎兰屯市的吊桥,都跃然于纸上,也将都叶梅——一个乡村妇女的命运与剪纸艺术脉动相连,走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