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好绿色“活化石”

  ◎正文

  在海拉尔西山,有一片平均树龄300年的樟子松古树林。它们凝视四时更迭,阅尽世间沧桑,与一代代海拉尔人相依相伴。为更好地保护这片古树林,呼伦贝尔市专门颁发《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樟子松保护条例》,同时依托技术手段和护林员巡查巡护,严防破坏古树行为。

  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也是承载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彰显着中国历史传承至今的朴素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

  我国古代就有“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树木保护制度。当今,做好古树名木保护需要更多现代化的手段。要依托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完善古树名木数据库,形成科学精细的管理制度。要挖掘古树名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讲好古树名木保护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它们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让古树名木真正成为有记忆的地标、可触摸的历史,推动更多群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理应如此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生态环保
守护好绿色“活化石”
“我为三北种棵树”内蒙古 专场种树超过251万株
樟子松,从这里走向“三北”
内蒙古一项科技创新 重大示范工程启动实施
一条阻沙入黄的生态绿带
“节水”团队的技术支撑
内蒙古开展陆生野生动物 人工繁育专项整治行动
一片重焕生机的“杏”福林
文冠果林的“生态链”
“哈素海野大麦”草种通过 自治区草品种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