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水”团队的技术支撑

  □本报记者  张慧玲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致力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11年,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的梁文涛与内蒙古有着不解之缘。

  “我们率先在包头市开展了典型工业企业用水审计工作,摸清企业用水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节水建议,为工业企业深度节水控水提供了技术支撑。”梁文涛说。

  2021年,包头市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成为内蒙古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在此过程中,梁文涛及其团队协助包头市制定了城市节水规划,推动一系列节水措施有效落实,为节水型城市成功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中,梁文涛团队结合各旗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方案,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多个旗县成功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及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园区工业企业节水诊断“把脉”,也是梁文涛团队的工作重点。多年来,梁文涛带领团队深入各大园区,对各类工业企业进行详细的用水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节水方案,帮助企业降低用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梁文涛及其团队还积极推动企业节水型载体创建工作,通过组织培训和宣传,帮助企业提高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节水管理体系。在团队的努力下,多个企业成功创建了节水型载体,为内蒙古的水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树立了典范。

  2024年5月1日,《节约用水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为节水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梁文涛表示,他和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节水技术和管理方法,积极推广节水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理应如此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生态环保
守护好绿色“活化石”
“我为三北种棵树”内蒙古 专场种树超过251万株
樟子松,从这里走向“三北”
内蒙古一项科技创新 重大示范工程启动实施
一条阻沙入黄的生态绿带
“节水”团队的技术支撑
内蒙古开展陆生野生动物 人工繁育专项整治行动
一片重焕生机的“杏”福林
文冠果林的“生态链”
“哈素海野大麦”草种通过 自治区草品种审定